作品介绍:《医苑拾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探讨。是作者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心得与探讨。重点对仲景《伤寒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如对《伤寒论》中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口渴、小便不利、危重症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对中医临床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均有较好的引领作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对某些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开阔思路,拟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临床疗效。第三部分临床经验。是作者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通过对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律和治疗心得进行了初步总结,对临床中医医生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第四部分治验实录。是对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较好的个案实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以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朱秀华,男中国共产党员,主任中医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永兴镇,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学验俱丰,擅长内科、兼通儿科。其学术思想渊源《内经》,特别推崇《伤寒杂病论》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思想,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近10余年潜心研究心、脑、肺疾病颇有心得。在国家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医德高尚,荣获湖北省荆州地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京山县“白求恩式的医生等称号。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理论探讨 01
第一节《伤寒论》渴证初探 01
第二节《伤寒论》死证浅析 06
第三节 浅析仲景治小便不利的法则 10
第四节《伤寒论》误治变证辨析 13
第五节 谈谈《伤寒论》的鉴别诊断 20
第六节《伤寒论》中下法的运用 25
第七节 略论《伤寒论》的望神辩证 32
第八节《伤寒论》用药规律初探 37
第九节《金匮》湿病述要 43
第十节《金匮》治肺法则初探 47
第十一节 执简驭繁,事半功倍
— 浅谈脏腑辨证的余习方法 54
第十二节 中医脑病病因病理浅说 58
第十三节 妇科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则琐谈 6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68
第一节 乙型肝炎证治探讨—附 1841 例资料分析 68
第二节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74
第三节 活血化瘀法的研究进展 84
第四节 下法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107
第五节 补益脾肾抗老延年的作用机理 117
第六节 白芨的临床应用 123
第三章 临床经验 132
第一节 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132
第二节 补益脾肾在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136
第三节 运用《内经》理论治疗痿证的体会 142
第四节 益气温阳豁痰通络治疗胸痹 66 例临床小结 145
第五节 加味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 100 例 150
第六节 240 例老年人舌象分析 153
第七节 通常达变,务求其属——变法验案四则 156
第八节 经方治疗急证举隅 162
第九节 参苓白术散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169
第十节 外敷中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518 例临床小结 174
第十一节 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 120 例 178
第十二节 温经汤治疗妇科疾病举隅 183
第十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197
第十四节 湿疹《浸淫疮》 204
第四章 治验实录 210
第八节 久泻伤目 226
第六节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 221
第一节 脱疽《糖尿病足》 210
第二节 臌胀《肝硬化腹水》 212
第十节 风温 229
第七节 头晕《低血压》 222
第三节 淋病《支原体尿道炎》 214
第四节 泄泻《肠炎》 216
第九节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 227
第五节 偏头痛 217
第十二节 瘀血胃痛 231
第十一节 暑温 230
第十六节 风寒感冒的辨治 237
第十三节 中风 232
第十四节 悬 饮 233
第十五节 产后发热 235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