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在整合医学思想的指引下,整合归纳古今中外先人的医学成果,本书试图在正常健康人体活体的基础上开展活体解剖学研究。作者从关注人体活体静脉血成分存在自然分类特征入手,重新考察动静脉血液的自然运动,对威廉哈维经典血液循环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肺心说”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发现了人体活体存在“阴、阳、道”实体结构,作者对阴、阳实体结构进行再次解剖,又发现了“三阴、三阳六大实体结构”,进而又发现了人体活体解剖中广泛存在的“阴阳者——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结构”及人体活体的“血液自然运动环”结构。并对其人体活体结构中存在的一些原理进行了阐述。中医阴阳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得到证实,使中西医基础理论在人体活体解剖的基础上得到统一成为可能。这些在人体活体解剖结构中的新发现,将导致理论医学的诞生,现代医学发展将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该书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人体活体解剖学》问世。《人体活体解剖学》是对非活体《人体解剖学》的全面升级,解剖学将由传统的用刀、剪人体解剖时代升级到理论医学与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解剖时代。
本书的前期研究已在中国一些相关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即现空军军医大学学报)等发表20余篇论文,并于2012年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肺与血液的自然运动》一书。经网络收索,目前未发现国内外同类型《人体活体解剖学》作品。
作者简介:蒋宏岩 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工作单位:原锦州市中心血站,职称:主任医师(三级),研究方向:血液研究 人体活体解剖 ,2012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肺与血液的自然运动》一书,已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即现在的空军军医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体活体血液自然运动研究起点定位的选择1
第二章 对威廉哈维经典人体活体血液循环理论的修正5
一、静脉血液只有一种吗?5
1、人体活体中静脉血液成分存在自然分类原因6
1.1不同组织细胞对动脉血液营养摄求不同导致产生的静脉血液成分出现自然分类6
1.2不同组织结构的毛细血管孔径不同导致自然回流的静脉血液成分出现自然分类6
1.3静脉血液因来源不同出现的自然分类7
1.4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不同的内分泌激素人血,导致静脉血液成分的不同7
1.5胃肠的不同部位因吸收的成分不同出现的自然分类7
2、整合医学展现的上行静脉血液成分自然分类原理8
2.1相同的血液成分,分布于相同的组织结构,产生的上行静脉血液成分相同8
2.2相同的血液成分,分布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产生的上行静脉血液成分不同8
2.3不同的血液成分,分布于相同的组织结构,产生的上行静脉血液成分不同8
2.4不同的血液成分,分布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产生的上行静脉血液成分不同8
3、整合医学显现的静脉血液成分存在自然分类意义8
3.1可对活体组织器官进行准确解剖定位8
3.2表达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9
3.3上行静脉血液成分自然分类的临床意义9
二、血液真的循环吗?1
1、血液的自然运动与血液成分的周期性存在方式1
2、血液的自然运动是永恒的、非循环的,但任何血液成分的运动存在都是周期性的、暂时的12
3、血液成分的更新运动12
4、静脉血自然上行运动的目的14
5、血液的非循环与概念的更新15
三、是“心心说”,还是“肺心说”?17
1、人体内存在以肺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18
2、以肺脏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体系对心脏的理解18
3、哈维血液循环理论存在的问题18
3.1血液循环理论逻辑上的矛盾性19
3.2血液循环理论同客观事实的不一致性19
3.3血液循环理论缺少逻辑上的简单性19
4、血液自然上行、下行学说与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比较20
5、以肺为中心的上行、下行血液运动展现的关系2
5.1上行、下行血液的相互转化22
5.2上行、下行血液的互根互用2
5.3上行、下行血液的消长平衡2
5.4上行、下行血液的对立制约及对应关系2
6、以肺脏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学说的预见性22
第三章 人体活体解剖学研究方法25
一、整合医学与中西医活体解剖史25
二、整合医学理论与公理化体系的建立28
1、整合医学理论与公理化问题的提出28
2、公理化方法的一般原则29
3、整合医学理论显现的医学公理29
4、医学公理化体系中的基本概念30
5、医学理论公理化命题的演绎推理举例31
三、一门独立学科创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33
1、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33
2、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33
3、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空间33
四、《人体活体解剖学》产生的部分新概念简介34
1、心心说34
2、肺心说34
3、人体活体解剖阴、阳、道等实体结构介绍34
3.1人体活体解剖的阴结构35
3.2人体活体解剖的阳结构35
3.3人体活体解剖的道结构35
3.4人体活体解剖的三阴结构35
3.5人体活体解剖的三阳结构36
3.6人体活体解剖的太阴结构37
3.7人体活体解剖的少阴结构37
3.8人体活体解剖的厥阴结构37
3.9人体活体解剖的阳明结构37
3.10人体活体解剖的少阳结构38
3.11人体活体解剖的太阳结构38
3.12人体活体解剖的阴阳者结构38
3.13人体活体血液自然运动环40
五、人体活体解剖学研究对象41
1、人体活体结构可由两个部分构成42
第四章 人体活体解剖阴、阳、道三大实体结构的存在43
一、生物体结构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43
二、人体活体解剖中存在的形而上实体结构45
1、人体活体解剖阴实体结构——阴结构45
1.1人体活体解剖阴结构形态描述46
1.2阴结构中静脉血液成分存在自然分类46
1.3全身血容量的增加只能来自阴结构46
2、人体活体解剖阳实体结构——阳结构47
3、人体活体解剖最大的实体结构——道结构47
4、人体活体解剖最大的实体结构——道结构的顶层设计47
5、人体活体解剖结构——阴、阳、道结构的发生48
6、人体活体解剖结构阴、阳、道中的空间结构49
7、血管铸型技术是创立《人体活体解剖学》的关键环节51
三、人体活体解剖中“阴、阳、道”三大实体结构发现过程52
1、整合医学理论对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修正53
2、整合医学对血液的名称分类概念的重新思考54
3、整合医学对静脉血液容器、动脉血液容器及动静脉血液总容器的思考54
4、整合医学与血液集合概念的引入55
4.1静脉血集合概念的引人55
4.2动脉血集合概念的引人55
4.3全身血液总集合概念的引56
5、整合医学与“阴、阳、道”三大“器官”的确立56
5.1整合医学理论与全身静脉血液的自然运动生理结构——人体阴“器官”的论证56
5.2整合医学理论与全身动脉血液的自然运动生理结构——人体阳“器官”的论证57
5.3人体活体中全身静、动脉血液自然运动总集合——人体道“器官”58
6、《黄帝内经》与人体活体解剖阴、阳、道三大“器官”名称的溯源59
四、对人体活体道、阴、阳三大结构的再解剖61
1、三阴、三阳人体活体六大实体结构的发61
2、人体器官的形态学分类方法62
2.1物体分类的概念62
2.2现代医学依据形态学对上下肢、肠道等器官进行分类62
2.3《黄帝内经》对肠道的形态学分类63
3、人体活体解剖三阴、三阳人体六大实体的发现过程63
3.1《黄帝内经》对阴阳实体结构一分为三划分64
3.2整合医学对阴实体结构的补充实验医学观察64
3.3整合医学对阳实体结构的补充实验医学观察6
4、《黄帝内经》描述三阴三阳实体结构血液成分特征67
5、人体活体解剖阴阳结构划分为三阴三阳六大结构的意义68
6、人体活体解剖三阴三阳实体结构命名的文化探源68
第五章 人体活体解剖同型性结构阴阳者70
一、人体活体中广泛存在的阴阳者70
1、整合医学理论对哈维经典血液循环理论的更新71
2、整合医学理论显现人体活体内阴阳学说的存在72
3、整合医学理论与“阴阳者——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概念的提出72
4、整合医学理论发现《黄帝内经》解剖学论述层次74
二、阴阳者75
1、一般性75
2、关联性75
3、整体性76
4、层次性76
三、《黄帝内经》对类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77
四、提出人体活体解剖存在阴阳者78
1、对人体解剖学的影响78
2、对病理学的影响79
3、可能带来一个新的临床治疗方式79
4、带来一个预防医学理想的实现79
5、对药理学的影响79
五、人体活体解剖结构阴阳者80
1、活体细胞聚集体——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的提出80
2、活体细胞聚集体——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存在的系统特征82
2.1活体细胞聚集体具有一般性或同型性82
2.2活体细胞聚集体具有关联性82
2.3活体细胞聚集体具有整体性83
2.4活体细胞聚集体具有层次性83
3、提出细胞聚集体——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的重要性84
第六章 部分人体活体解剖图谱85
第七章 人体活体解剖血液自然运动环的描述101
一、人体血液自然运动环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101
1、人体血液自然运动环的组成102
1.1人体血液自然运动环的结构及命名102
1.2活体血液自然运动环的意义105
2、血液自然运动环系统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特性105
3、血液自然运动基本关系环及其动力学特性107
第八章 人体活体解剖阴、阳、道结构中蕴含的原理113
一、人体活体静脉血液与动脉血液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13
1、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与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14
2、人体活体解剖中出现的上行静脉与下行动脉血液的对称性特征114
2.1肺动脉血流量与肺静脉血流量也存在对称性115
2.2血液自然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对称性破缺15
2.3血液自然分布单位动静脉血液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16
3、人体活体解剖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8
3.1“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的提出可将生理方程的建立过程由:实验→方程→X方向,转变为:对称性→方程→实验119
3.2对人体活体解剖对称性原理将成为理论医学的主流119
3.3“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的临床应用19
二、人体活体中的血液液压原理120
1、问题的提出121
1.1每搏输出仅有20多毫升的动脉血液进人毛细血管和静脉,这20多毫升的血液是如何推动全身血液运动的?121
1.2巨大的并联毛细血管的纵横切面积,心脏每搏输出量是如何放大做功推动血液运动的?121
1.3由心脏泵出血液的流动方向多次发生改变,为什么血液的自然运动做功却没有受到影响?122
2、人体液压原理假说122
2.1液压原理简介122
2.2人体液压系统构成123
3.主动脉弓结构的液压功能125
4.每搏输出量构成人体液压系统的血液活塞125
5.整合医学与肺动脉弓概念的提出126
5.1现有的人体解剖学不存在“肺动脉弓”这一概念126
5.2肺动脉弓血液液压活塞与主动脉弓血液液压活塞的构成126
6. 整合人体活体血液液压原理引发的新认识128
7. 6.1人体活体体温的发生128
8. 6.2人体活体脉搏及心音的发生129
9. 6.3血液在毛细血管的流出129
四、人体活体血液自净稀释原理130
1、问题的提出——严控静脉输液亟待提出理论依据130
2、人体每天都要吸收大量的饮食入血,而血液环境为什么能保持稳定?130
3、人体活体血液自然运动与河流自净原理的整合131
4、血液自然运动与人体活体内存在血流自净原理的提出131
4.1血流自净原理——人体内静脉血自然上行运动过程中存在5次自净稀释方式132
5、严控静脉输液的理论依据134
5.1上肢静脉输液路径134
5.2下肢静脉输液路径134
5.3静脉输液逃脱了人体血流自净稀释原理的管控134
5.4血流自净能力范围及评估135
6、附脐静脉输液路径的选择与开发135
五、血流自净沉淀原理135
1、对现有人体活体生理解剖基础理论的整合136
1.1整合医学对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的考察136
1.2整合医学与中国自然哲学观的建立136
1.3《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哲学思想与血流自净原理的整合137
1.4血液自然运动与河流的自净沉淀原理的整合137
1.5稀释与沉淀作用137
2、人体血流自然运动过程中存在二次自净沉138
2.1第一次沉淀发生在肝血窦138
2.2第二次沉淀发生在肾小体139
3、胆固醇等外来悬浮物在肝血窦自净沉淀过程139
3.1肝血窦中沉淀的发生139
3.2活体中肝血窦“淤泥岸”的清理139
3.3血流在肝血窦中的自净沉淀原理140
3.4肠系膜上、下静脉血管的自净冲洗过程141
4、草酸钙等悬浮物在肾小体中的自净沉淀过程142
4.1肾脏出现尿石症的组织结构基础142
4.2尿石症形成其沉淀物的运输排泄过程142
五、阴、阳、道实体结构的生理性衰退与老年痴呆发生原理143
1、整合医学显现了人体获取能量的运行路径143
2、整合医学显现营养成分上行与老年痴呆出现关系的可能影响因素144
2.1心脏收缩144
2.2呼吸运动145
2.3重力与体位对肝门静脉血上行人肺的影响145
3、中医已对老年痴呆有明确认证145
3.1中医已认识到年龄的增加可导致心肺功能逐渐衰弱145
3.2对“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之争的诠释146
4、整合医学显现揭示老年痴呆的机制146
4.1心脏动力功能减退146
4.2肺脏动力功能减退147
4.3肝门静脉血液成分147
5、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应整合更名为“善忘症”148
6、老年痴呆(善忘症)的预防和治疗148
六、糖尿病发生原理149
1、对人体活体血液自然运动环的观察150
2、肝门静脉系血液自然运动环的组成及命名150
3、肝门静脉系血流上行存在竞争抑制151
3.1肝门静脉系血液成分存在自然分类特征151
3.2肝门静脉共同通道是脾静脉血流形成阻力或抑制的根本原因151
3.3肠系膜上下静脉与脾静脉汇流存在“泾渭分明”特征152
3.4肺、脾静脉环的血流在门静脉环中不占优势152
3.5肺、肠系膜上下静脉环的血流对脾静脉血流的阻力152
3.6肠系膜上下静脉血液成分存在自然分类特征152
3.7胰体尾小静脉汇入脾静脉153
4、肝门静脉血流遇阻与糖尿病病因假说154
4.1肝门静脉汇流的血流特征154
4.2胰岛的解剖特征155
4.3人体活体解剖胰岛“两头受压”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假说155
4.4胰岛的“两头受压”可能导致的胰岛病理改变156
七、治未病原理157
1、整合医学与百草枯抢救方案的理论探讨——百草枯三道阻截防线的设计158
1.1提出血液外科解决方案的理论依据158
2、血液外科概念的提出与百草枯抢救方案的理论探159
2.1口服药物入肝门静脉存在先后顺序——时间差159
2.2《黄帝内经》对饮食入消化道的途径早有正确认识159
2.3《黄帝内经》指出了时间差的意义159
2.4三焦为三个独立整体的血液自然分布收纳单位160
3、整合医学与百草枯三道阻截防线的设计160
3.1第一道阻截防线160
3.2第二道阻截防线160
3.3第三道阻截防线161
3.4三道阻截防线引流过程中的补液162
第九章《人体活体解剖学》与中西医基础理论的统一163
一、毛泽东对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认识163
二、中西医基础理论的统一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164
三、参照系不同决定中西医理论不能结合只能整合165
1、西医将心脏选择为血液运动的参照系16
2、中医将肺脏作为血液运动参照系的证明166
2.1肺的解剖位置较高16
2.2人体活体肺脏为静脉血上行运动的终点、动脉血下行运动的起点167
2.3《黄帝内经》已认识到人体活体血液在肺脏中才真正生成167
2.4《黄帝内经》已认识到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入血液后上行入肺脏的正确路径168
2.5《黄帝内经》已了解掌握人体活体肺脏、心脏的上行静脉血液的主要来源168
2.6在生理功能上中医认为活体肺脏为血液运动的转化中心168
3、中医以肺脏为参照系展现的关系168
3.1人体活体上行、下行血液中阴阳的相互转化169
3.2人体活体上行、下行血液中阴阳的互根互用169
3.3人体活体上行静脉、下行动脉血液中的阴阳消长平衡169
3.4人体活体上行静脉、下行动脉血液中的阴阳对立制约169
4、参照系不同是中西医理论不能结合的根本原因169
四、血液自然运动与中西医理论的整合统一171
1、从中医的基础理论方面寻找整合理论172
2、从西医的基础理论方面寻找整合理论172
3、整合后发现人体活体内存在以肺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173
4、整合后注意到静脉血成分存在自然分类173
5、对心脏的理解173
6、活体中肺脏是静脉血上行和动脉血下行运动的中心174
7、人体活体以肺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学说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整合174
7.1人体活体血液自然上行下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的整合174
7.2人体活体血液自然上行下行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整合176
7.3人体活体血液自然上行下行学说与藏象学说的整合176
参考文献180一、著作文献180
二、期刊论文182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