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土大型权威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头条 > 正文

赓续文脉守初心 青春逐梦赫图阿拉 ——记渤海大学团队文化传承之旅

责任编辑:李超       日期:2025-08-25 15:08:50
导读:搜索复制翻译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群山环抱中,一座承载着满族文明记忆的古城静静矗立。近日,渤海大学实践团队踏上这片热土,以"文脉赓续"为主题,紧扣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赫图阿拉城开...

 

搜索

 

复制

 

翻译

 
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群山环抱中,一座承载着满族文明记忆的古城静静矗立。近日,渤海大学实践团队踏上这片热土,以"文脉赓续"为主题,紧扣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赫图阿拉城开启了一场寻根溯源的文化传承之旅。

寻根溯源:触摸历史的温度

在县文旅的大力支持下,渤海大学实践团队相聚在汗宫大衙门前,她们聆听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壮阔史诗;正白旗衙门内,八旗制度的组织智慧令人叹服;罕王井旁,汩汩清泉流淌着400余年的民间传说...讲解员生动的讲述让冰冷的遗址变得鲜活,实践团队分组记录建筑细节、展陈内容与历史典故,在青砖黛瓦间触摸一个民族崛起的密码。

指导教师解读"创业维艰"的奋斗精神,将历史场景与当代青年责任相联结:"每一处遗址都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等待我们去读懂其中蕴含的民族智慧。"

匠心传承:文化是根,不能断

"文化是根,不能断。"内部工作人员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文化传承的真谛口述历史访谈中,我们深入了解萨满文化的信仰内涵、传统服饰的纹样寓意及"颁金节"等节庆习俗。当看到剪纸技艺在传承人手中流转生花的作品,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魅力。

这句"文化是根"的箴言引发深刻思考:在快速变迁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既保持本真又焕发新生?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接下来的调研之旅。

实地调研: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聚焦"赫图阿拉城文化传承与公众认知"主题,实践团队设计了涵盖历史了解程度、文化认同感、旅游体验满意度等维度的问卷调研现场。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等地开展实地走访,收集多份有效问卷,对多位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年轻游客对满族节庆兴趣浓厚但了解有限;85%的受访者认为文化体验项目有待丰富。这些发现为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提供了第一手依据。

青春告白:用镜头讲述文化自信故事

汗宫大衙门前,实践团队开展"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拍摄。成员们依次出镜,讲述"我眼中的数据中华多元一体":从满汉融合的历史经验,到非遗传承的现实意义,再到青年一代守护文脉的决心。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你们是未来的希望",指导教师的寄语为这次拍摄画上圆满句号。4条饱含深情的短视频,成为连接古老文明与青春力量的独特纽带。

研思并行: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

围绕"从赫图阿拉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我们召开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现场。结合参观、访谈、问卷与拍摄经历大家深入探讨民族融合的历史逻辑、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青年担当的时代内涵。

最终形成《赫图阿拉城历史文化调研报告》(初稿)框架,分为"历史沿革""文化现状""传承建议"三大部分。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将实践所得转化为理性思考,为文化传承贡献青年智慧。

满载而归:让文脉在青春中延续

"此次实践真正实现了'小我融入大我'",正如成员分享感悟时所说:"我们不仅是文化的观察者,更要成为积极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返校后,团队成员将通过成果展让更多人了解赫图阿拉的文脉故事,让这份文化自信在青春中延续。(何昕桐 赵婉彤)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