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土大型权威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热议快讯 > 正文

讲座|沈国威、吴以义、江晓原谈“科学”的阐释理解与传播

责任编辑:李超       日期:2017-11-09 10:20:31
导读:牛顿基于哲学提出的假设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界未经证明却广泛认同的前提——虽然无法穷尽归纳法去证明自然界就是有规律的,但人们愿意基于信念相信自然界是由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因果关系是人可以认识的

霍金用金鱼缸物理学强调的是图像的时代论,也就是把科学理论作为图像把握外部世界,这使人不禁联想到贝克莱主教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点曾经被批判为主观唯心主义,但贝克莱意在突出外部世界是无法直接把握的,而只能通过感官去了解它,霍金正是把贝克莱的想法科学化——除了用感官感知,我们还使用图像来描绘外部世界,这种图像不断经历着新陈代谢,因此不要认为今天的图像一定是客观事实,这是一种对科学权威性的盲从。

但江教授强调人们不该否定被更替的旧图像的价值,他以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为例,认为不能指责它为“非正确的”而将它驱逐出科学殿堂。如果以此类推,科学殿堂里先前时代的科学家都将被驱逐,只有当代的科学家得以留下,然而当新图像出现时,这些人又将被剔除出去。倘若以这样的眼光看科学,会使科学失去其自身的历史。但如果我们认为这些人仍然有资格驻足在科学殿堂,我们就得承认他们的这些学说是科学,这同时意味着科学不等同于正确,那些所谓不正确的旧图像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由此江教授回归到“科学客观性和权威性之消解”的主题上,认为科学不是对一个客观世界的终极描绘,而随着这种客观性的可疑逐渐浮现,建立在客观性上的权威性也跟着动摇了。因此,他劝诫观众不要膜拜和迷信科学,而要关注科学作为工具为人类幸福服务的初心。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在现场点评

三位来自人文社科的学者发言之后,现场的杨玉良教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讲座做了点评。他指出,大家都倾向于认为:“科学是基于对因果关系的确信而建立”。然而,因果关系的说法,隐含了因果时间的序列特征,即因在前,果在后,但传统的因果论在时空量子化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因此用世界是“逻辑的”来替代世界是由“因果关系构成的“会更为妥当。他同时提到,在研究问题时不要急着套上“唯心”或是“唯物”的概念。随着现代科学对意识和量子论的研究,终极问题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主观和客观能否分离?如果不能分离,那我们原有建立的许多理论大厦将会轰然倒塌,谈论唯心和唯物也将失去实质意义。我们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本文经主办方审阅并授权发表。)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