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本书是燕保君经过多年溯源中国姓氏文化,经过精心梳理总结创作的一部有关华夏汉字智慧的专著,着重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姓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中国古代姓氏的起源与演化历程,探寻姓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梳理汉字姓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传承,揭示二者相互交织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七道圆融之姓名学与家庭和谐文化的深度融合。
本书深度挖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脉的姓名文化,运用独特技法,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汉字、汉名、汉文化进行升华。书中内容还将其巧妙应用于家风家教、家庭和谐以及婚前指导、婚后疏导等日常生活层面,旨在帮助每一位炎黄子孙通过自己的汉名定位并规划人生,最终实现完善人生的目标。本书适合所有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阅读,助力大家在姓名文化中找到文化根源与人生方向 。
作者简介;燕保君,一位在传统文化与学术领域建树颇丰的杰出人物,当代知名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传统文化与智慧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品牌强企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副理事长,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心理健康服务协会家庭和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天长市天官画民间研究协会家庭和谐文化促进中心名誉会长,
江苏省连云港市孔子学会荣誉会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副会长,以及贵州省燕氏六格中医医学研究院院长,还是北京天秘下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与保君文化的创始人, 保君文化、月老文化艺术节、燕氏姓名学创始人。
燕保君出生于江苏省沛县,沛县既为汉皇刘邦的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先祖故里,故素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得益于汉文化的熏陶和家族长辈传承和弘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燕保君自幼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之后的文化传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挖掘整理了中华文化脉承之一的姓名文化,出版了《燕氏姓名学》书籍、编撰了《燕氏改名学》《六格八运论》、《家庭信息同步学》等专著,创新成果《华夏汉字智慧》于2025年由线装书局出版面世。多年来,燕保君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在多个领域取得建树、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章节目录:
第一章:中国姓名的起源与历史演变1
第一节中国姓名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
第二节 中国姓氏的起源4
第三节 古代中国人的命名习俗7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命名演变10
第五节 明清至近现代的命名趋势14
第六节 当代中国姓名的发展趋势18
第二章:中国姓氏文化与传承22
第一节 百家姓的历史背景22
第二节 姓氏传承的规则与习俗25
第三节 复姓与单姓的文化内涵29
第四节 姓氏与家族认同31
第五节 姓氏的地域分布38
第六节 中国八大姓氏40
第七节 姓氏笔画44
第三章:中国名字的文化与内涵47
第一节汉字在名字中的选择47
第二节 名字中的字数与结构49
第三节 名字的寓意与祝愿51
第四节 男女名字的文化差异54
第五节 名字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影响57
第四章:传统文化在姓名中的体现69
第一节 德69
第二节 信71
第三节 仁73
第四节 义75
第五节 道77
第六节 善79
第七节 爱81
第五章:中国名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85
第一节名字与家庭文化85
第二节 名字与地域文化87
第三节 跨文化家庭中的命名挑战92
第六章:现代社会中的姓名学研究97
第一节姓名与个人身份的构建97
第二节姓名与社会交往100
第三节 名字对职业发展的影响103
第四节 现代姓名学的跨学科研究107
第七章:婴儿命名的文化与实用技巧112
第一节婴儿取名的传统与现代变化112
第二节 根据汉字寓意取名117
第三节 如何通过音韵选择名字121
第四节 参考汉字笔画取名的传统习俗125
第五节 家庭成员名字的协调134
第六节 取名常用字138
第八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姓名学146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文名字的传播146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命名趋势150
第三节 姓名学研究与服务行业的现状153
第四节 未来的中文姓名学研究方向157
后记162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