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土大型权威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观察 > 正文

观点·人工智能对传统刑法的挑战

责任编辑:李超       日期:2017-10-22 17:59:43
导读: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正在全面铺开,网络社会加速形成,开始深度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而今,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人工智能,已处在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浪尖,对人类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社

在智能驾驶时代,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主体由“人”全部变成潜在的“被害主体”,导致传统的肇事者消失,一并殃及刑事归责与制裁环节,但完全转嫁到智能技术或智能汽车提供商显失公平。同时,“人”脱离具体的驾驶行为,“危险驾驶人”在一定范围已不存在,而完全是智能机器的行为,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基础可能随之动摇。单纯作为允许的风险对待,虽符合“技术中立”的导向,却纵容过高的刑法风险,忽视被害人的利益保护。为此,应明确智能汽车的使用者、所有者、提供者、制造者的责任归属与分配问题,而不应由某方单独承担替代责任。

(四)智能医疗与医疗事故犯罪的虚化。

在智能医疗技术背景下,对医疗事故罪这一典型的业务过失犯罪而言:严重不负责任的医疗主体可能不是具体的医务人员,而是智能技术或智能机器人,责任主体出现模糊化;智能医疗技术内在的不确定风险是新变量,严重不负责任与医疗事故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更难,运用传统的因果关系可能失效。与此同时,医疗系统加速高度智能化,使医疗人员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智能医疗行为的可替代性增强,法定医疗主体的身份专属性迅速下降,直接冲击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基础。是否取得特定医疗职业资格的主体身份专属性明显淡化,智能医疗业务过失作为犯罪的处罚条件升高,“智能人”的医疗行为与医疗过失事故之间的证明难度递增,使非法行医罪规制难以有效介入智能医疗业务过失行为。

(五)智能创作与著作权犯罪的调试。

据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自主创作作品,包括谱写流行歌曲、撰写小说、电影剧本、绘画和生成诗篇和散文等。这使“人”是法定著作权主体的常识遭遇质疑。对于智能机器人作品的版权问题。有观点认为,智能机器人远未达到“人”的创作能力,无法取得著作权,可以参照职务作品或雇用作品的规定,由创制机器人的“人”享有和行使。另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仍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不能体现创作者的独特性,不能被认定为作品。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